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写课题(topic)和课型(type of lesson ) 1、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 2、课型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复习课(revision)、听力课(listening)、阅读课(reading)、语法课(grammar)、写作课(writing)等等 二、写教学目标( objectives)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教学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三到四个目标为宜. 三、写教学的重点(main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关键要找到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老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写教具(teaching aid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多媒体、录音机、教材录音、练习题、图片等.vedios,flashcards 五、写教学过程( procedures)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写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2、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3、写教师活动.“教什么”、“怎样教”,即写清楚要教的内容和方法,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4、写学生活动. 六、写课堂训练题(exercises) 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题要写在教案中.写清出示这些题的办法,如用ppt、黑板、学生学案、补充材料或学生课本等. 七、写课堂小结(summing-up) 课堂小结是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小结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写清楚,不论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还是由教师归纳总结,都要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 八、写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s) 板书是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因此,教师要课堂上要有计划地使用黑板,板书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的粉笔等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 补充:备课前必须回答的问题:1、学生的已知是什么.2、本节课学生将要学会什么.3、学生学完后能做哪些以前不会做或做不好的事.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tg7g 提取码: tg7g
英盛观察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几乎都是在课堂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究其本身而言,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起着巨大作用的。但,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其效果可能就会与教师的设计初衷大相径庭,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综观许多英语课的教学,有些教师对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如何有效实施还存着诸多的迷惑,以至于课堂气氛着实热闹,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整堂课变成了活动的堆积,形式大于结果,教学效益低下。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全人的发展,所以,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达成显性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该注重隐性目标的达成,比如: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掌握学习英语的策略方法等。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不仅要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发展良好个性,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广义的教学活动指
在以任务为驱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谓活动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做的具体事情,也可称为步骤。
本文中提出的教学活动指狭义概念上的教学活动,即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达成某个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的教学步骤。
参考多种教育文献,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本人以为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按照一般教育理论书籍较一致的提法,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这说明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活动时,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作指引,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然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比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时更加顺畅,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活动案例1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1BU3 Colour
教学活动:故事讲述
活动时间:15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通过故事给学生创设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 有效落实语言知识目标:学习单词brown, purple, white, black;复习句型What is it?/What colour is it? 学会听或说新句型Please make me red/strong. 同时,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并保持他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
活动描述:
教师自编了一个故事‘The Greedy Fish’,讲述了一条贪婪的小鱼和一条大鱼外出游玩,游玩途中看见各种颜色的东西而想要变色的故事。两条鱼之间的主要对话内容如下:
The greedy fish: What is it?
The old fish: It is a banana/an orange….
The greedy fish: What colour is it?
The old fish: It is yellow/orange….
The greedy fish: I like yellow/orange…. Please make me yellow/orange….
在此故事中,教师将学生已学过的颜色词和将要学习的颜色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故事情境中,通过这条贪婪小鱼的不停想要变换颜色的情节发展非常自然地学习了新单词,并能听懂或模仿学说Please make me red/blue.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重复What is it?和 What colour is it?这两个问句,这是学生曾经学过的句型,也是教师在后面的第三个活动(post-task procedure)中将要用到的主要句型,在教师有意识的极富感情的不断述说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不知不觉地随着教师重复着这两句问句,这就为后面的活动三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colors. “What is it?” “What color is it?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分析:教师通过本故事的讲述,既完成了对red, yellow, blue, green, pink, orange 这六个单词的复习,又在学生喜爱的故事中慢慢地引出、落实教学四个新授单词brown, purple, white, black。教师把复习和新授溶于一个故事中,不仅完成了语言知识目标,而且该活动也是后两个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设计本教学活动时,她的目的极为清晰,既要较好地达成语言知识目标,更要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并保持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在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班级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新词时兴趣盎然,踊跃参与,效果良好;尤其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渐渐发展,孩子们随着贪婪小鱼的神奇经历,不时发出“噢!”“噢!”的惊讶声。而在故事的后半部分,部分学生轻声和着老师一起讲述故事,其投入程度可见一斑。老师的另一个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并保持他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达成,体现了教育的无痕化。
活动案例2
教学主题:Oxford English 1B U2 Small Animals Let’s talk
教学活动:涂色说说
活动目的:结合学生喜欢的涂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激发说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说段的能力
活动时间:9分钟左右
活动描述:
1、 教师先出示问句,并口头提问:What animals do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并示意学生(6人一小组)把桌上老师准备好的小动物图片拿出来。
2、 学生翻看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一个未涂色的小动物,旁边有一段英语:
I see a /an ______.
It is ______.
It is ______.
I like the ______.
3、教师说: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 Choose the animal you like.
4、学生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图片。
5、教师出示PPT:
黄色小鸟的图片 I see a bird .
It is yellow .
It is lovely .
I like the bird .
6、T: Colour the animal and talk about it in groups.
7、学生开始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没有颜色笔,到处向同学借,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老师宣布停止时,还没有完成涂色;完成涂色的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model,开始在横线上填写单词,但是因为不会拼写,有的不停地在向同伴提问:“这个单词怎么拼呀?”有的则不停地翻书查找,没有一个学生在进行语言活动。
活动时间:9分钟
活动分析: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活动,教师期望能够让学生通过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涂色填空之后,进行口头表述:I see a/an_____. It is ____. (颜色)It is ____. (形容词)I like the ____.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让学生实施该活动时,目标指向不明。她期望引导学生把新旧语言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地描述,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习英语兴趣,从而进行有序表达。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涂色所占据,并没有达到教师期望的通过涂色体验激发说话兴趣;而且,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没有明确告知横线上的单词是否要填写,导致学生对该活动的目的指向不明确,以为是要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单词,以至于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翻书查阅单词上。教师期望通过该活动,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培养说英语的能力的目的没有达到。
二、活动设计要和教材的提供的文本内容紧密相关
《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实践的过程,需要有合适的课程内容。而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 所以,对教师而言,要自觉地去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规划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使活动设计不仅能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吻合,而且还应该和整个单元或整个模块的教学主题相吻合,真正做到通过教材来教英语,使学生接触和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知识,为日后真实交际作准备。
活动案例2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2B Unit 2 In the circus
教学活动:描述动物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用can的句型对新学动物monkey进行描述,这是一个语言输入的准备活动,为后面post-task中设计的学生语段的输出做准备:Look at the….It’s… and….It can….
活动描述:
1、T: (呈现在舞台上的一只猴子)What colour is the monkey?
P1: It is brown.
T:What can the monkey do? Discuss with your deskmate.
2、 学生进行两两讨论。
3、教师请部分学生展示讨论结果。Pn: It can eat. It can sleep. /It can drink. /It can run.
活动时间:3分钟左右
活动分析:学生对can句型的使用比较熟练,参与该描述性活动的学生没有一个在语法上有错误的表述,教师对此活动结果比较满意,接着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但教师却忽略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In the circus,学生对猴子所具有的一般能力的描述并没有错误,可在此活动前,教师提示过学生今天带大家去马戏团看动物,所呈现给学生的场景也是在马戏团里,那么大家都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是经过特殊训练而具有一些特殊能力的动物,而学生所描述的是此类动物的本能和一般能力,在表述上,语法上虽然没有错误,但没有和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在设计此活动时能考虑周全一点,给与学生一点提示,引导学生对马戏团中猴子的特殊能力进行挖掘,那么学生在进行对子活动时,就可能有意识对马戏团动物的特殊才能进行描述。比如:It can ride a bicycle.等。这样,此活动就不仅能让学生较好地操练It can…的句型,对整个单元的主题也能把握地比较到位,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三、 活动的设计要和学生的生活背景或生活经验相联系
我们常说,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重要地是备学生。因为不同的地区,即使是同
一地区的学生,其成长的背景、生活的环境都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他们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存在着差异。但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是统一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关注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是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特别要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把教材上的语言知识内容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掌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真正做到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提倡的“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让英语成为学生真正用来交际的工具,而非仅仅是停留在脑袋中的语言知识。
活动案例3: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1A Unit 2 Numbers
教学活动:写写说说
活动目的:通过写自家电话号码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使用数字1到10。
活动描述:
1) 教师板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带领学生用英语大声朗读。
2) 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并用英语朗读给同伴听。
3) 学生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用英语朗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该学生的电话号码。
活动时间:5分钟左右
活动分析:这是post-task环节中的一个活动,教师期望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使用数字1到10,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设想很好。但这个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该班学生大多来自进城务工家庭,他们大多是租房而住,没有固定的电话号码,所以,在对子活动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停地用中文对同伴或老师说:我们家没有电话号码,怎么办呀?整个活动嘈杂无序,处于比较失控的状态。教师在活动设计前如果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状况,把该活动改为教师出示学校电话号码的前四个数字:**** _ _ _ _ ,后四个数字给学生,让学生猜猜写写,随后大声朗读给同桌听,同样是一个在真实的活动中运用数字,而且可以避免课上学生不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而产生的混乱状况。同时,作为后续巩固,教师倒是可以布置一个记录爸爸或妈妈手机号码并用英语大声朗读的家作(绝大多数家长都有手机的)。
四、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因为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通常第二外语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得。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比如: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内容是什么?这两个活动在对学生语言训练上面是否有递进的要求。通过连续的几个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或增大语言输出仍旧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如果忽略了这些的话,表面上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或许也很活跃,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这对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量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帮助不大。
活动案例4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2B Unit 2 In the circus
教学活动1:师生问答
活动目的:通过问答的活动方式,帮助孩子复习Unit1中农场动物的单词。
活动描述:
1、T: On the farm, 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Pn: I can see a pig / duck….(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动物的单词卡贴在黑板上)
3、 教师手指单词卡片,学生齐读单词。
活动时间:3分钟左右
教学活动2: 游戏 Simon Says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复习Unit1中农场动物的单词。
活动描述:
T asks six students come to the front, each one hold on the animal picture with corresponding word
T: Simon says: Duck!
The student who holds the corresponding picture&word card come one step out and say : Duck, duck!
The student who is wrong loses the game.
活动时间:6分钟左右
活动分析:这是一堂课中的Pre-task部分,经过2个星期的学习和巩固,学生对于这6个农场动物的单词已经十分的熟悉,并且能很快地认读出来,这从活动一中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单词的表现可以看出。再看活动二,教师设计的这个教学活动对语言训练还是停留在单词的听说和认读上,只是活动的形式有所改变,相比活动一而言,用游戏的形式,从整体的认读单词转换到个体的认读单词,增加了趣味性,但两个活动的目的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即:认读已学的单词,缺乏递进性,而且整个单词复习时间花费了近四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活动二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句型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比如:Look at the chick.. It is small / yellow/ lovely. It can run fast. I like it very much 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较大的语言输出,同时也为这堂课的新授内容:对马戏团动物进行简单的外表描述作了一个铺垫和准备。
五、 活动的设计要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发展目标,如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等。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这种现代教育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显性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语言知识的落实,语言技能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隐性的教育目标的大成,比如:学生在参与和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愉悦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的美好情感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各种智能的发展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因为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这些隐性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学习和其人生发展有着更重要的影响。
活动案例5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2B Unit7 Hot summer
教学活动:演演说说
活动目的:把新授单词blanket整合在已学过的句型I like to do sth中., 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I like to sleep on the blanket like this的过程中,回忆或想象在海滩边玩耍的美好,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教学时间:3分钟左右
活动描述:
1、 教师出示一条毯子:I have got a blanket. (演示躺在毯子上的动作)I like to sleep on the blanket like this.
2、 各小组拿出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毯子,进行演演说说。
3、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并给与弱势学生一定的帮助,鼓励学生结合句子进行有创意的表演。
4、 教师请一部分具有新颖创意的孩子上台表演,引导全班给与表演者掌声。
活动分析:教师这个教学活动设计得非常地聪明,她不仅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新词(blanket)和曾经学过的句型(I like to do something)有机合理地整合在一起,达到了本课时的语言知识目标。而且,这是一个6人的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在演演说说的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给与弱势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不时地指导学生要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进行活动,而不能争抢,整个课堂秩序活而不乱,这就是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在她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如何表现躺在大毛毯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想象力,学生在用语言表述I sleep on the blanket like this.的时候,用生动的姿体语言表现出了或仰面而躺,或侧身而卧等各种可爱的睡姿,通过回忆或想象体验了在海滩边躺在大毛毯上的愉快心情,这就是对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当老师引导全班给与表演者以掌声时,学生在学习如何懂得欣赏他人,而这就是对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六、活动设计的难易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前苏联心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者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两个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指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而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潜在发展水平指学习者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Vygotsky把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叫做最近发展区域,这个区域是动态的。
Vygotsky认为,学习者的进步主要是在最近发展区域完成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特别要考虑到活动的难易度,而这个活动难易度的考虑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语言水平。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在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对于培养学生进一步的能力则没有多大帮助,而如果是超越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的,学生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那同样也失去了活动的意义。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使其难度属于这个区域内,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和借助他人的帮助运用以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发展语用能力。
活动案例6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4B An ugly duckling
教学活动:故事阅读(多媒体呈现)
活动目的:在学习了课文故事之后,通过网上搜索到的原版故事,让学生了解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进行文化渗透;通过一些半开放或开放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时间:10分钟左右
活动描述:
1、 观看故事(有声多媒体新式呈现):
Long long ago, a mother duck laid five eggs. Four eggs are small, but one is big.
One day, the eggs opened. Came out five ducklings! Mother duck was so happy! But she found there was one very strange duckling, it was big and the colour was different. She didn’t like the ugly duckling, neither did the other ducklings.
The ugly duckling felt so lonely, so he decided went out or looked for his friend.
He went and went. He met some children who were playing outside the house. The children saw the duckling and shouted: ‘How ugly the duckling is!’ they threw the duckling with stones.
The duckling was so afraid that he ran away as quickly as possible.
2、 老师在让学生观看了故事2次之后,逐一提出了如下问题,请学生思考回答:
Question1:
1、 Why don’t the children like the ugly duckling?
2、 How does the ugly duckling feel?
3、 If you are the boy or the girl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 ugly duckling? Why?
4、 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
……
活动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故事,在文化的深度渗透方面无疑是有着其良好的意愿;教师所提的问题多数是半开放性或开放性的问题,其目的是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教师忽视了故事中所含有的生词量偏多偏难,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借助多媒体演示,学生能看懂整个故事的发展,但原版故事中偏多偏难的生词阻碍了学生精确理解文章的意思。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能够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要用英文来表述,则缺乏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结构。所以,问题的提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呼应是意料之中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不仅远远偏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提的问题也是如此,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便不令人惊讶了。
活动案例7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活动描述:
七、活动设计要考虑到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其进行有效实施
要想高质有效地完成任何一件事,充足的时间是有力的保证。同样,要质高有效的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实施一个教学活动,必须在活动前要预计和考虑到完成这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比如,同样是一个小组合作活动,因为其活动的内容不一样,活动的难度不一样,活动的形式不一样,参与活动的对象的年龄和语言水平不一样,所需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切忌不要为了形式而活动,否则极易出现这样的场面:学生还未进入角色,老师已宣布活动结束,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活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班中极个别的强势学生或许会有语言表达的机会,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还处于茫然状态,或处于观望状态,根本没有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而小组活动很大的一个作用是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但事实上却流于形式了。
活动案例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2B Unit 2 In the circus
教学活动:演演说说
活动目的:请学生寻找朋友,彼此扮演一种马戏团的动物,用句型Look at the…. He/She is…. He/She has…. He/She can….He/She is my good friend.描述对方所扮演的动物。
活动描述:
1、教师布置任务: Now , children, you can go out and look for your good animal friend, then introduces him or her.
2、学生进入活动环节。但有的学生开始离开座位寻找朋友,有的学生在张望和思考,部分学生坐在位子上没动。
3、教师请一对学生上台作presentation.
活动时间:1分钟左右
活动分析:和成人一样,学生想要找到一个愿意与自己合作并且在能力上与之相配的合作者,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筛选,比如:询问、协商、定夺等几个环节,更何况这些是二年级的学生。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主动出击,短短的一分钟在他们的犹豫中稍纵即逝;即使学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原意彼此合作的朋友,想要完成教师规定的语言任务,也是非常不易。因为他们之间还要进行角色分配,在交流中如碰到困难或障碍,还要进行沟通和相互协商,这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1分钟时间实在太短。所以,当老师宣布活动结束,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presentation时,大部分学生根本还未找到搭档。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班中极个别的强势学生会有语言输出和表演的机会,绝大多数的学生却只是在走动,寻找朋友,或是在观望。真正在活动中能迅速找到朋友,立即进行语言活动的学生屈指可数。整个活动学生跑来跑去很热闹,却低效无疑。
综上所述,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一堂课内活动的选择和排列显然要经过仔细考虑的。但是,千万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一堂课结束了,关于教学的思考也结束了,因为,课后的总结或反思有时可能比上课前的备课更重要,教师如果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后,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一梳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多提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我达到活动预设的目标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超越了,下次课上如何做更合理的调整?等等,这样,对于提升教师把握整个教学课程,设计出有效教学活动的能力是有很大提高的。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几乎都是在课堂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究其本身而言,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起着巨大作用的。但,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其效果可能就会与教师的设计初衷大相径庭,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综观许多英语课的教学,有些教师对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如何有效实施还存着诸多的迷惑,以至于课堂气氛着实热闹,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整堂课变成了活动的堆积,形式大于结果,教学效益低下。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全人的发展,所以,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达成显性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该注重隐性目标的达成,比如: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掌握学习英语的策略方法等。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不仅要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发展良好个性,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广义的教学活动指
在以任务为驱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谓活动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做的具体事情,也可称为步骤。
本文中提出的教学活动指狭义概念上的教学活动,即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达成某个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的教学步骤。
参考多种教育文献,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本人以为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按照一般教育理论书籍较一致的提法,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这说明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活动时,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作指引,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然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比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时更加顺畅,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活动案例1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1BU3 Colour
教学活动:故事讲述
活动时间:15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通过故事给学生创设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 有效落实语言知识目标:学习单词brown, purple, white, black;复习句型What is it?/What colour is it? 学会听或说新句型Please make me red/strong. 同时,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并保持他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
活动描述:
教师自编了一个故事‘The Greedy Fish’,讲述了一条贪婪的小鱼和一条大鱼外出游玩,游玩途中看见各种颜色的东西而想要变色的故事。两条鱼之间的主要对话内容如下:
The greedy fish: What is it?
The old fish: It is a banana/an orange….
The greedy fish: What colour is it?
The old fish: It is yellow/orange….
The greedy fish: I like yellow/orange…. Please make me yellow/orange….
在此故事中,教师将学生已学过的颜色词和将要学习的颜色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故事情境中,通过这条贪婪小鱼的不停想要变换颜色的情节发展非常自然地学习了新单词,并能听懂或模仿学说Please make me red/blue.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重复What is it?和 What colour is it?这两个问句,这是学生曾经学过的句型,也是教师在后面的第三个活动(post-task procedure)中将要用到的主要句型,在教师有意识的极富感情的不断述说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不知不觉地随着教师重复着这两句问句,这就为后面的活动三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colors. “What is it?” “What color is it?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分析:教师通过本故事的讲述,既完成了对red, yellow, blue, green, pink, orange 这六个单词的复习,又在学生喜爱的故事中慢慢地引出、落实教学四个新授单词brown, purple, white, black。教师把复习和新授溶于一个故事中,不仅完成了语言知识目标,而且该活动也是后两个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设计本教学活动时,她的目的极为清晰,既要较好地达成语言知识目标,更要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并保持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在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班级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新词时兴趣盎然,踊跃参与,效果良好;尤其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渐渐发展,孩子们随着贪婪小鱼的神奇经历,不时发出“噢!”“噢!”的惊讶声。而在故事的后半部分,部分学生轻声和着老师一起讲述故事,其投入程度可见一斑。老师的另一个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并保持他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达成,体现了教育的无痕化。
ted herself on the grassy bank besid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