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迷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英语口语 > 正文

英语口语

口才每日训练100篇(口才每日训练100篇免费学)

zxc2023-04-02英语口语1

一、口才训练每日必背?

口才训练每天可以背诵名人名言,绕口令,经典的句子,课文,也可以自己复述小故事,演讲。

二、孩子情商口才每日训练?

1.鼓励孩子表达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入手,比如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年龄等等,从小处入手,让孩子学会表达。

2.多带孩子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

比如让孩子与身边不同的人交流等等,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还能锻炼孩子的胆量。

3.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款待其他小朋友,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也能更好地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三、即兴演讲口才每日训练?

即兴演讲口才是人们在曰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每日训练即兴演讲口才肯定说话流利,逻辑思维能力强,要是多读书大声朗读每天都能读一个小时,天天如此日日训练,读优美的散文,小说也可,名人名言,读的会背下来出口成章,口才提升快。

四、口才训练技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口才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本教程帮助您从理论入手,结合实践,切实提高口才水平。

基本功训练

如何让声音更优美

悦耳、动听、充满魅力的声音,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想要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有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发音不准确,不但毫无魅力可言,而且有可能闹出笑话,因此,我们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训练自己的发音。而吐字不清晰、含含糊糊,不但影响自己意思的清晰表达,也会让听众感觉到吃力,降低其接受信息的信心和欲望。

在发音这方面,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字正腔圆、悦耳动听。只有吐字清晰、读音响亮、发音有力,才能使别人听得明白。

2、说话时要注意声调和语调

如果在说话时,声调和语调都是平淡的,那么整个话语环境就将是枯燥无味的,让人无法产生聆听的兴趣。因此,在说话时,一定要尽量做到起伏有致、灵活多变。除了每个字的音调都要说对、说好之外,还要在音节的连续上做好功课,让整个谈话的语调听起来是符合文义的、令人舒适的。比如,如果是陈述句,则其大多带有肯定、鼓励的语气,应该说成降调;如果是疑问句,那么就应该表示出疑惑,说成升调。这样的话语才能充满感染力,吸引听者的耳朵。

3、注意说话的节奏

只有控制好话语的节奏,抑扬顿挫,流畅自然,才能让人听起来舒适悦耳,让话语直接说进对方的心里,增强语言形象的美感。

弥补发音上的缺陷

一些人认为发音方面的缺陷是先天造成的,其实不然,有一些缺陷完全是在后天说话中养成的。比如,有的人说话鼻音很重,让人听起来好像在生闷气或者极不情愿,声音显得很低落,没有生气,这种发音缺陷对一个人的形象有十分不良的影响,总是给人感觉十分消极;还有的人用尖音说话;有的人说话声音沙哑;有的人说话语速太快或太慢等。这些不良的说话习惯会夺走一个人的语言魅力,影响其社交生涯。

在生活中,有些人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发音上的缺陷,而一些人虽然意识到了,但是没有特别注意去改正或者没有信心去改正。消除自身的谈吐缺陷应该把握时机立即开始,不要等到一些重要时刻来临时再临阵磨枪,譬如你马上要登台为某项活动去演讲时,或者与心爱的异性去约会时,这种时刻再想纠正就晚了。消除发声缺陷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纠正。

一、常见的发声缺陷

(一)鼻音

用手指将鼻子捏住,然后试着发出“哼”“嗯”等声音,手指所能感到的振动,就是鼻音。依旧是将鼻子捏住后,发出“呜”的声音,如果手指仍能感受到振动,说明你说话时鼻音过重。为了避免鼻音过重,应该用胸腔来产生共鸣,而不是用鼻腔,说话时嘴巴要张开,吐字要清楚。

(二)尖音

说话时,脖子的血管和肌肉紧惮,下颚附近的肌肉因紧张而发出尖而响的声音就是尖音,类似于警笛、口哨,音调很高,让人感觉刺耳。改善尖音,最重要的就是要放松,将紧张的面颈部肌肉放松下来。

(三)低语

把手指放在喉咙上,在说话时如果手指没有感到震颤,这就是低语。使用低语说话不仅音量比较小,还容易给人无精打采的感觉。因此,要改变用低语说话的情况,就要声音洪亮,利用胸腔产生共鸣。

(四)沙哑

排除一些疾病的因素,譬如感冒、咽喉炎症等,声音沙哑就是由于说话时气流较大强度地作用于声带造成的。这种不恰当的呼吸方式,容易造成声带疲劳,时间久了甚至会损伤声带。因此要保护嗓子,调节呼吸方式,避免嗓音长时间的沙哑。

(五)含糊不清

说话时,吐字不清楚也不干脆,让人听起来说的话好像是粘在一块的。含糊不清的话语不但无法清晰地表达内容,还容易让人产生情绪低落、昏昏欲睡的感觉。

(六)语速不当

过快或者过慢的语速,都会让听者感觉不适。因此控制好语速,对口才表达至关重要。还需要注意的是,说话的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语境进行调节。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为例,播音员的速度是每分钟350字左右;而在课堂上,教师授课时速度以每分钟200到250字为宜。

二、发声缺陷的矫正

(一)矫正尖音与鼻音

想矫正鼻音及尖音,首先要消除情绪上的紧张。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习放松你的下颚、舌头,微微张开嘴巴,使得声音由此散发,而非转从鼻中发出。

1、练习一

首先,头部前垂,闭上眼睛,缓缓数六下。

其次,再慢慢将低垂的头抬起来,眼睛慢慢张开,直到望见天花板为止,你会感到紧张开始消散了。重复数次。

2、练习二

首先,头部前垂,下腭放松,仿佛要脱下来似的。

其次,缓缓将头转到一边,然后抬起来,再换另一边,再抬起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下颚放松到什么程度,首先将指尖放在耳朵旁边那块上下颚的接合之处。要是嘴巴闭起来,那个地方就会微微凸起;要是放松下巴,凸起就会消失,且凹下。

3、练习三

首先,放松下颚,放松舌头,使之无力地放在下颚以及下排牙齿上,缓慢地呼吸。

其次,每次吸气都要默默地数着一、二、三、四。

最后,每吸一口气,呼气时以轻哼来代替数数。注意千万不要在呼气与吸气之间停顿,呼吸量必须连续固定。

(二)治疗低语

用低语说话的人很可能将句子中的整个音节省略,往往给人感觉说话有气无力。治疗低语的最佳办法就是缓缓诵读一些多音节字,完全用呼吸辅助,要求读清每一个音节,适当加大音量,保持声音洪亮。“W”的发音练习可以使你的嘴唇活泼,也能矫正低语。

(三)避免沙哑

许多刺激都能导致声音沙哑,如用力过度、抽烟、情绪性紧张、费力地咳嗽、大笑及不停地清嗓子都会使人过度地使用喉咙,使声带彼此摩擦。

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练习:

首先,张大嘴巴,打开整个咽喉模拟打呵欠的情况,直到感到喉咙畅通,嘴巴、舌头都放松下来。

其次,用喉咙缓慢轻柔地喘气,用嘴巴清晰顺畅地呼气吸气。吸气时感觉舌头上流动的清凉空气通过喉咙进入气管,然后呼气,感受到气流将声带上的黏液拂除。

这个练习会使你喉咙干燥,因此做完之后需要及时喝水或咽口水来补充水分。如此呼吸七八次,将全部过程反复十次以下,然后休息。如有需要,可以在一小时后再度开始。

(四)语速矫正

要是你的语速太快,下列办法可以使你减慢,反之亦然。

(1)从一数到十,由快到慢,每次都适当比上次时间延长五秒钟。

(2)经常高声朗读报纸上的社论,先以铅笔将你认为要连贯的字词做个记号,朗读的同时移动铅笔,引导你的声音,要是觉得平时语速太快,就放慢一些;要是太慢,就加快一些。

(3)以录音机录音,然后倒回重放,检验自己的速度是否流畅。

(4)录下广播中播音员的新闻报道,试着模仿他们的速度,体会话语的顺畅。

你可以根据听众的性质、需要及说话的场合适当调整你的语速,说话快慢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要畅顺无阻。

逻辑清晰是好口才的基础

所有口才好的人在讲话时,都会有这样的特点:他们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非常清楚自己想要说什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说,要怎样在回答别人问话的同时,也不偏离自己的原定主题。

想让自己的话语变得更有逻辑、更有条理时,可以试着让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1、表达明确的主张

日常对话中,那些无关紧要的交谈,你完全可以随意表达,但是在正式场合,或者需要更谨慎地进行说明、提出意见或方案、发表报告、进行演讲时,你一定要先将自己的主张列出来,并更恰当地传递给你的听众。

例如:“我的意见是这样的……”“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这样做会更好……”

不管你选择了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你都需要先确定一点:你是否能够将自己的主张归纳成一句话?最出色的“一句话式归纳表达”的例子是新闻标题,打开报纸或各大网站,只要看一下标题,你就知道他们想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陈述明确的理由

想要别人接受你的主张,就必须使自己的主张有充足的理由。若你仅仅是“为了表达而表达”,而不去陈述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说,别人便会对你的主张产生质疑,而此时,一旦你无法做出准确而清晰的回答,别人将很难信服。

比如,一个人问一个比较胖的人:“为什么你会这么胖?”胖子回答说:“因为我饭量大,吃得多!”这个人又问胖子:“那为什么饭量大呢?”胖子回答说:“因为我长得胖!”

胖子的回答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当他面对第一个关于“长得胖”的问题,是以“饭量大”为理由,而他回答第二个关于“饭量大”的问题时,又以“长得胖”为理由,这种不明确的理由是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的。

3、带入逻辑信号

带入逻辑信号的作用在于在同一主题下,当你从“此问题”过渡到“彼问题”时,有了逻辑信号的存在,听众便不会感觉唐突。

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经常去工人学校为工人们讲解科学知识。有一次,一个工人问道:“爱因斯坦教授,听说您提出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十几个人能懂,对吗?”爱因斯坦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没有那么夸张,其实道理并不难懂。打个比方,如果你坐在一个美丽的姑娘身边,一个小时之后你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然而,当你坐在一个炙热的火炉旁边时,一分钟就像过了一个小时那么漫长,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打个比方”就是一种常见的逻辑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娴熟地利用逻辑说话的三要素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实践,最简洁的方法是,对比自己的说话方式,找出自己在某一要素上的缺陷,并进行刻意训练。在生活中,练习得越多、运用得越多,你的话语逻辑能力便会越强。

态势语言训练

无声的语言——态势语

一、态势语言的作用

人们在语言的交流中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态势语言,使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融为一体、相互补充,言辞接于耳,姿态接于目,两者合而为一,就能获得语言交流的成功。

(一)对有声语言的替代与补充

有声语言作为语言交流中最主要的一种表达手段,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而态势语言是指语言交流中的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言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态势语言信息含量丰富,虽然在语言交流中处于从属地位,但它却能够替代和补充有声语言,简洁直观,听者一“听”则明。

(二)对有声语言的突出与强化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单凭有声语言表达效果不尽完善的时候。通过态势语言可以对有声语言不便说、不好说或不尽完善的方面加以补充完善,进而起到强化的作用。恰到好处的有声语言与自然得体的态势语言相互配合,能够更加形象、准确地传递信息,强化表达的感染力,拉近语言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

(三)对听众情绪的调控与引导

态势语言在语言交流的整个进程中对听众会起到微妙的、不易察觉的情绪上的调控与引导作用。人们可以运用态势语言来影响听众,使听众的理解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有时单独运用态势语言,还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对个人素质的无声展示

态势语言不仅可以补充、替代、强调有声语言,也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外化,是个人修养、风度、个性等方面的展示。良好的态势语言,能够提升一个人在听众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建立一种信任,同时还能给听众带来美好和谐的审美愉悦;而不当的态势语言则会降低其在听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听众对其语言信息的接收。

例如,一个人举止从容,说明其为人冷静;一个人慌慌张张,说明其不够自信或是缺少条理;一个人面部常带微笑,说明其心态阳光,对听众友好;而面部僵化说明其历练不足或是心理素质欠佳等。无论我们是否有意识地使用着态势语言,却总是以某种态势出现在听众面前,而这种态势能够把我们的性格特征、内在涵养等方面的信息无声地传递给听众。

二、态势语的运用技巧

在人们的语言交流过程中,有声的语言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态势语言对有声语言的辅助、补充、替代与强化作用,表明态势语言只是完成表达任务的手段而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对态势语言的运用要注意符合以下要求:

(一)自然真实

自然真实是交流双方建立信任的基础,这是对态势语言运用的最基本要求。动作生硬、刻意表演、姿态做作,如背台词一般,这种态势会使听众感觉别扭、不真实、缺乏诚意、矫揉造作,除了使听众心生反感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符合个性

在态势语言的学习上,要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训练有自身风格的态势。例如一个人如果平时就比较安静,与人交谈时不喜欢用手势,那么在交流中也不必一定要加入手势,因为使用者如果自己感到别扭,那么所做出的手势往往也会僵硬,不够自然。

(三)服从内容

口语交流中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应目的明确,与语言的内容一致,服从语言内容的要求,从而切实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同时要善于随着语言内容、情感变化适当地变换动作和姿态,以使我们在语言交流时显得生动活泼、富于魅力。如果交流的内容是一个相对严肃的话题,那么态势语言也应庄重严肃;反之,如果交流的内容是一个相对轻松的话题,那么态势语言也应轻松活泼。

(四)合乎礼仪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表达者需要修正自己的态势,使其符合礼仪规范要求。因为态势语言可以无声地向听众展示个人素质:态势语言的举止优雅、彬彬有礼、张弛有度可以显示出表达者良好的教养和从容自信的内涵,从而使听者加强对其个人魅力的认同;如果一个人在态势上粗鲁无礼、缺乏修养,那么他很难在听众中建立起信任。

为了使自己的态势言语自然得体,在日常训练与运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要与内容脱节;

二是不要夸张、表演,无“雕饰”的态势语言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否则只能产生负效应;

三是不要过频过滥,在交流中,态势语言毕竟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绝不能喧宾夺主,无目的地重复某些动作,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会使听众眼花缭乱,破坏语言的效果;

四是不要生硬地模仿他人,每个人在讲话时都有自己的动作习惯,态势语言的设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加工提炼;

五是不要违反礼仪规范,如莫名其妙地傻笑,眼睛望着天花板,不时地用眼睛瞟向听众,东摇西晃,抓耳挠腮,挖鼻孔,揉眼睛,手无处可放,等等。

面部表情是第二种语言

大家一定经常被外国人丰富多变而又自如的表情折服,他们合宜、不夸张的表情经常为语言增添了几分诙谐。而相比之下,中国人讲究含蓄,凡事不动声色,不太善于用表情来“说话”。所以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会利用自己的神情,让听者产生共鸣,促进思想交流。

交际中最忌讳的就是那种毫无表情的“冷脸君”,那正是朱光潜先生所批判的“零度风格”。但也不能在任何场合都挂着一张笑嘻嘻的脸,像一个笑面佛,近于痴傻,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如果高兴时做痛苦状,痛苦时做无奈状,就会让人不得要领。

一、面部表情的具体表达

开心:面部肌肉放松,嘴角上扬,目光有神。

生气:面部肌肉收缩,嘴角低垂,横眉怒目。

伤心:面部肌肉放松,嘴唇微张,眼角下坠。

兴奋:面部肌肉放松,嘴唇微开,眉开眼笑。

吃惊:面部肌肉收缩,嘴唇大开,目瞪口呆。

坚毅:面部肌肉收缩,嘴唇紧闭,目光坚定。

因此,在与人交际中,要注意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变化。如果他满面春风、两颊泛红、喜上眉梢、笑声朗朗,那是为彼此的会面而高兴,这时你可以无拘无束地与之倾谈;如果他脸色阴沉、双眉紧锁、脸拉得长长的,表明他与你会面心里并不乐意,你最好尽快离开,否则将引起他更大的反感;如果他的眼睛朝这一侧转动,面部却向另一侧转动,或者他扬起下巴,眼睛向上翻,鼻子也向上翘,这是蔑视你,表示你不值得一看,你最好别再“领教”了。

为了更准确地用表情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建议对着镜子尝试各种表情,看看是否到位,找出毛病,并加以纠正,这样就不会产生表情的“张冠李戴”。注意结合各种场合,想清楚什么表情不可以有,什么表情比较适合。一切都要是内心情感的最自然流露,切不可装,那样会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会适得其反。

二、微笑

在众多面部表情中,我们运用得最多、最广泛的表情就是微笑,一个经常微笑的人在台上往往都拥有很好的亲和力。话语的实质是情绪的沟通,情绪的沟通就是通过自己的表达来感染人、影响人,从而带给别人一种心与心交流的感觉。微笑就是沟通最重要的法宝。

笑是交际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语言,能缓和尴尬、改善交际氛围,这是一般语言难以取得的效果。

用眼神架起沟通的桥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能传神的,是交流中表达感情信息的重要渠道,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兴奋、热情的目光会使听众高兴;和蔼、关切的目光会使听众感到亲切;坚定、自信、充满希望的目光会使听众受到鼓舞;冷峻如剑的目光会使听众不寒而栗;充满仇恨的目光会使听众怒火中烧。因此,应注意运用目光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

一、目光交流的时长

实验表明,在整个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目光相接累计达到50%~70%的时间,这样,才能在彼此间建立起信任和欣赏。如果目光相接不足全部交谈时间的1/3,则表示双方对交流的内容不感兴趣。还要注意的是,在交流中,除关系十分亲密外,一般连续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在1~2秒内,否则会给对方造成不舒服的感觉。长时间对异性注视或是上下打量,是不合礼仪的行为。

二、目光接触的部位

目光语应用的部位在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的情况下而有所不同。在业务洽谈、交易磋商、贸易谈判等公务活动中,目光停留的部位是对方的前额至双眼这一区域,显得认真严肃、有诚意、积极主动,容易把握交谈的控制权;在大多数社交场合,目光停留的部位则是对方的双眼至嘴这一区域,显得友善尊重、富于关切;而对于异性之间,特别是恋人之间,目光则更多停留在对方的双眼和胸部之间;对于关系并不密切的人,甚至陌生人之间,这种目光语则是不合礼仪的。

三、提高目光交流的技巧

(一)与一群人交谈

当你在与不止一个人交谈时,最好与每个听众都有直接的目光交流。只盯着一个人看,会使其他人停止倾听你的讲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尝试在每一个新话题的开头将目光朝向不同的人。这样就可以照顾到所有人,让所有人都有参与感,保持与自己谈话的兴趣。

(二)与一个人交谈

与一个人交谈时,目光不必换来换去,但是,如果一直盯着对方会使其感到不自在,并不利于交谈。为了克服这一点,建议大概每隔5秒切断一下目光交流,但不要往下看,这样会让对方感觉你想结束这场谈话,可以向上看或者向旁边看,就好像你正在思考什么事情。

(三)倾听别人时

当你倾听某个人讲话时,如果直直地盯着对方,可能会使对方感觉不安并且不想再讲下去。倾听别人讲话时,可以从左眼转向右眼再转向嘴,保持三角形的路线,但每个点不要超过5秒钟。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加上点头的动作或者“是的”“嗯”“对”等回答,让对方感受到你在认真听。

(四)发生争辩时

与某人争辩时,坚定的目光就是利器。如果你在争论中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你已经输了一半。当对方讲话时,要密切注视对方,敢于与其发生目光上的碰撞,并随时注意对方的语调和表情,见机行事。

(五)吸引某个人

当你想吸引一些人的注意力时,你可以用你的目光来“说话”和“倾听”。当别人讲话时,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听他说的话,并做出适当的反应。用你的目光和对方进行交流,让对方感受你的倾听。

相得益彰的手势

手势是给听众的视觉刺激,带给听众以直观、形象的情感感受,也是情感交流、传播思想和观点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手势用得好,自己的观点、思想才会表达得更加完美,所传递的信息才会得到听众的理解和共鸣。

一个人的手势根据手的动作所处的位置通常可分为:

(一)上区(肩部以上)

这种动作通常用来表达理想的、宏大的或者张扬的内容和情感,例如殷切的希望、对未来的期望、美好的向往或美好的祝愿等。

(二)中区(肩部至腹部)

这种手势通常用在记叙事物和说明事理时,此时讲话人心情较平静。

(三)下区(腹部以下)

这种手势常常用来表达憎恶、不悦、卑怯的内容和情感。

恰到好处的体姿

一、站姿

脚是整个身体的底盘,脚的姿势与人体的站立姿势有关。站立姿势恰当,会感觉全身放松、呼吸舒畅、活动灵便,让他人看着也觉得舒服,体现了一种体态美、形象美。

(一)“丁”字的站姿

站立姿势,一般提倡“丁”字步。一只脚在前面,一只脚在后面,两脚之间有一个90度的角度,两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厘米。站立时,全身的力量集中在前脚,脚跟略微抬高。其中,右脚在前面、左脚在后面可以称为“右势T型”﹔反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可以称为“左势T型”。这种“丁”字的站姿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有助于唤起听众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丁”字的位置,双脚不能紧靠在一起,否则会显得生硬呆板、无精打采。

(二)“稍息式”的站姿

“稍息式”的站姿是任何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双脚之间有75度的夹角,双脚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2厘米。这种站姿要求双腿直立,重心主要集中在后脚,前脚只是起辅助作用。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随时改变左右脚的位置。要改变姿势,只要后脚向前走一步,将原来的前脚后撤一步即可。“稍息式”的站姿在语言交际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说理、传达等场景下。

另外,站立时要注意收紧腹部和胸部,同时应该克服不良的站立习惯,譬如一条腿直立、另一条腿不停晃动,身体左右摇摆,双手背在身后,弯腰驼背等。

二、坐姿

优雅美观的坐姿,不仅能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还可以减轻自己的疲劳。男性坐着的时候,要抬头、挺胸、收腹,两眼平视对方,两腿与肩平齐,要表现出男性的自信与大方;女性的坐姿与男性要求不同,强调坐姿要优雅,要求坐在凳子的1/3或1/2处,不要靠椅背,胸脯不要靠前桌,身体稍稍向左或右侧倾15度为宜,一只脚的拇指紧接着另一只脚的脚跟,膝盖并拢。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切忌“跷二郎腿”,如果“跷二郎腿”还轻轻抖动,就会传达出说话者漫不经心、懒散、对话题不感兴趣等信息。长时间的交流,可采取坐姿和站姿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减少自己的劳累不适,也能形成一种“动静相济”的效果,更能突出表达想传达的思想情感。

三、步态

步态就是通过行走来传递信息,说话时的走动移步也有一定的意义。移动是指整个身体的运动。在语言交流中,有的人自始至终都会完全静止地站着,而有的人则可能不断走动。动与不动的原则是:如果没有移动的理由,最好的做法是站在原地。移动是有助于强调过渡、强调观点或将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内容的一个特别的方面。移动时应避免不自觉地运动、跳动或是摇晃,不停地左右换脚,从场地的一侧走到另一侧,这都会给听者带来眼花缭乱之感。

幽默语言训练

敢于自嘲

想要拥有幽默的态度,先要学会“自嘲”,就是先拿自己开涮。如果连自己都放不开的话是不可能真正地幽默起来的,更不要说把幽默带给身边的人了。所以首先要学会拿自己开玩笑,让大家都觉得你很容易接近。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说:“我老想嘲笑别人,可是怕得罪人,所以只好嘲笑自己。”最保险且最有效果的幽默就是把自己当做目标消遣自己,此举非但不会被听众看轻,相反会给人留下大度、自信的好印象。看来自嘲的确是一种既安全又实用的幽默手段。

幽默的后天培养

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每逢尴尬场景,唯有幽默才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全身而退。幽默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想要学会幽默,用心生活很重要。

一、积累身边的幽默素材

幽默不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天赋,幽默感的养成同样需要后天的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广博的见闻是幽默得以发芽的阳光雨露,只有头脑中的“存货”足够多,讲话时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幽默。

二、体会别人的幽默感,学习听懂笑话

体会别人的幽默感,然后进行模仿。把心胸敞开,去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会在你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幽默感的储备库。下面分析两则幽默故事,可以感受一下。

——你干嘛要给那个乞丐钱?

——硬币扔进碗里的声音有助于减肥。

如果你不想从道德的角度跟对方讲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你就幽默—下,一句话搞定。

——这次她给他可戴了顶绿帽子。

——这不挺搭他的衣服吗?

不想和对方继续聊别人在外面乱搞的话题时,可以很正面地回复,同时不要表现出八卦的心态,否则对方跟你接着这个话题聊下去的兴致就不会消失;你也可以很自然地开始下一个话题。如果不想负面地评价一个人时,避免尴尬的方式就是幽默地讽刺一下。

三、幽默的方法和技巧

(一)自我暗示法

想要自己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就要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幽默的人,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给自己定位的一种方法。自我暗示可以自己默默地进行,也可以大声地表达出来,还可以用笔记下来。

每天只要坚持十分钟有效的练习,就能够改变我们多年养成的思想习惯。当然,我们越是经常性地暗示自己,就越容易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二)话题信息法

所谓话题信息,就是在我们接触到的电视、网络、书籍或者与他人的交谈中,将接收到的幽默事件或者笑话记录下来,每天记下一两件,在记录时还要结合思考。当你有了一个深思的过程,讲起笑话来就更能得心应手。

在听别人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幽默的话语、谚语,把这些话在心中重复一遍,记在心上并勤加练习。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资料就越来越多,你的幽默感就越来越强,说起话来就可以条理清楚,且能时不时地幽默一下。

(三)全思维练习法

对于同一个主题,你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分别进行演讲,这同样是快速训练自己幽默口才的方法。即使不是原创也不要怕,更不要怕幽默的效果不强烈,谈论别开生面的话题,也许会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开玩笑要把握分寸

幽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智慧,而滑稽只会让我们感受到愚蠢,因此分寸的把握对于幽默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把握分寸,下面几点是我们使用幽默语言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一、幽默的语言要精练

不能用太多琐碎的词语,要删繁就简,点到为止,免得出现歧义,影响大家的理解和欣赏效果。因此,真正得体的幽默是精炼而没有冗余的,简约而又得体的,诙谐而不失度的,滑稽而不粗俗的。

网友:“你一个大帅哥主持法律节目,不觉得大材小用吗?”

撒贝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帅也没用。”

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撒贝宁的话说得很是精炼、巧妙,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原本适用于严肃场合的话语巧妙地嫁接到网络聊天的生活语境中,并且与“帅”这种同样不严肃的词连在一起,利用“境”与“境”、“言”与“境”之间的错位庄词谐用,使话语产生出人意料的诙谐与幽默。

二、幽默要随机应变

幽默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和对象,如果用错了地方,轻则会被听者认为是失礼或没有教养,重则可能危及生命(比如开宗教或者种族主义的玩笑)。许多善于使用幽默的人,他们常常能将窘迫的情境恢复原状,化解尴尬,这实在令人羡慕。

有个议员在发表演讲,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倾听时,突然有一个听众的椅子腿折断了,这人顺势跌坐在地面上。

此时,听众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这声响给分散了。议员见状急中生智,紧接着椅子腿的折断声大声说道:“诸位,现在都相信我所说的理由足以压倒一切异议了吧?”

话音一落,台下立即响起了一阵笑声,接着就是热烈的掌声。

议员以“椅子因为反对其理由而被压垮”的机智应对,既赢得了听众的喜欢,缓解了当事人的尴尬,又加深了自己贯穿的思想“自己所说的理由足以压倒一切异议”,真可谓一石二鸟。

有一次,谢娜给嘉宾送祝福时说错话,脱口而出就是:“…….所以我也希望你跟你的妻子好聚好散,希望你们……”现场一下子陷入冷场的尴尬局面,何灵赶紧解围说:“别见怪啊,有一次人家结婚,她上去送给大家一首歌:‘分手快乐,祝你快乐。’”立马逗乐了观众。

当谢娜一时口快说错了话,难免尴尬冷场,何灵用他的才智和幽默巧妙地打圆场,以“她送人‘分手快乐,祝你快乐’的结婚贺词”的尴尬往事岔开话题,顺利地转移了嘉宾与现场观众的注意力,使现场的气氛重新活跃了起来。

三、幽默不能过头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轻松诙谐地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活跃一下严肃的气氛,营造出一个适于交流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幽默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如果幽默过了头,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掌握幽默的分寸是非常重要的。

四、幽默的内容要高雅

幽默的内容取决于幽默者的涵养与气度。因为正如前面说的,你的幽默也体现了你自己的价值观以及道德标准。

要注意提高幽默的品位。幽默不是简简单单地让人发笑,更不是恶搞。幽默是有趣并且意味深长的,包含着个人的智慧和品位。

有人曾经问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不能把低俗当幽默,那么低俗和幽默的界限你认为在哪里?”

汪涵回答道:“低俗应该就是有毒的蘑菇,而幽默应该就是没毒的蘑菇吧。从表面上看低俗和幽默都能让人发笑,但有毒的蘑菇吃了以后会让人恶心,没毒的蘑菇吃了以后会让人舒心。一个是经得起回味,一个是没有回味已经觉得恶心了。”

演讲语言训练

充满悬念的开场

开场白又叫开端语,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架起的第一座桥梁,其精彩与否,将直接影响整场演讲的效果。

一、开门见山式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成功开场的方式。演讲一开始就把“问题”提出来,或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做到观点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这种方式没有一句大话、套话、空话,也没有一句打官腔的话,而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用三言两语摆出自己的观点,讲实事,讲大家亲身经历并关心的事,一开场就揭示了演讲的主题内容。

二、故事导入式

巧妙地借用新鲜而有趣的小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材料,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动声色地融入故事中,引出一个话题,把听众引人一种“佳境”,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演讲稿《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头如下:

什么叫习惯呢?先请同学们听一个小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几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在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们也不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这个故事讲得很有趣,使听众对“习惯”有了全新的认识: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们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有了这种认识,听众肯定会认真地听你演讲,相信效果一定差不了。

三、诙谐幽默式

演讲时利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开场,不仅能体现演讲者的智慧,还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进入到演讲的氛围中。很多文学大家都是演讲的高手,譬如著名台湾作家李敖,他的演讲就以言辞犀利和诙谐风趣见称。

2005年9月21日,李敖到北大演讲,他的整场演讲都幽默风趣,让人捧腹。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你们终于看到我了。我今天准备了一些“金刚怒目”的话,也有一些“菩萨低眉”的话,但你们这么热情,我应该说“菩萨话”多一些。(掌声、笑声)演讲最害怕四种人:一种是根本不是来听演讲的,一种是听了一半去厕所的,一种是去厕所不回来的,一种是听演讲不鼓掌的。(李敖话音未落,场内已是一片掌声)

当年克林顿、连战等来北大演讲时,是走红地毯进入的。我在进门前也问道:“我是否有红地毯?”校方说:“没有,因为北大把你的演讲当做学术演讲,就不铺红地毯了。”如果我讲得好,就是学术演讲;若讲得不好,讲一半再铺红地毯也来得及。(听众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演讲开场的同时,展示与演讲内容有关的实物,可以强化演讲内容,给听众新鲜、感性的直观印象,引起听众的注意,充分调动起听众的兴趣和期待心理,一下子抓住听众的心。《演讲与口才》2005年第11期刊登的一篇题为《见贤思齐,和而不同》的演讲稿,就是这样处理的:

四、实物开讲式

尊敬的院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先请大家欣赏两幅画:这一幅是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八骏图》,这一幅是徐悲鸿的《群马图》。

这样的开场,不但使大家欣赏到了名家作品,大饱了眼福,更令大家迫切地想知道,演讲者接下来到底要说些什么。

紧凑严密的主体部分

一、引人入胜的主体部分

演讲的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在演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演讲主体中。演讲的主体至少应该包括独到的见解、真挚的情感和典型的事实。

(一)独到的见解

演讲者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要能讲出别人想讲而未讲或根本没有想到的,却对做人做事很有启发意义的道理,这样才能启迪人心、使人感佩。演讲最忌讳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二)真挚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讲具有真诚而热烈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听众心灵的交汇和共鸣。

(三)典型的事实

“事实胜于雄辩”,因为人的大脑对外界种种信息的接受,总是具体的易于抽象的、感性的易于理性的,事实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能够以自己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形象直接打动听众,浅显易懂地体现和证明深奥的道理,无须听众多费脑筋去思考、消化、转换。因此,事实和道理是演讲主体部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共同分担着说服和感染听众的任务。

二、动人心弦的高潮造势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也要求节奏鲜明、张弛相间、跌宕起伏。要有引人入胜的内容和动人心魄的高潮,力避平铺直叙、泛泛而谈。一次成功的演讲总会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使听众达到“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出神入化的佳境。

(一)以重复形成高潮

在演讲中有意识地进行重复,不仅是为了让听众记住一些重要词句,更重要的是在重复时通过有声语言的变化来加强语气、强调观点和升华感情,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以排比形成高潮

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把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演讲过程和听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耐人寻味的结束语

拿破仑说过:“兵家成败决于最后5分钟”,中国民间也有“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说。同理,讲究结束语艺术也是保证演讲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结束语的设计要合乎三点:一是收拢全篇,画龙点睛;二是简洁明快,耐人寻味;三是铿锵有力,富有鼓动性。结束语的设计方式也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引用式

引用名人说过的话结束演讲并将演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丰富并深化演讲的主题。胡适的《毕业赠言》的结尾,运用的名言颇耐人寻味:

诸位,11万页的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浪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打发光阴。看小报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再会了!你们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二)重申式

成功的演讲者往往在演讲的结尾重申此次演讲的重点,以加强听众的记忆。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公司培训演讲的结束语中就应用了这种方法:

我已讲过的六条,其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唯有第一条和第三条是公司生存发展中最致命的,即松下永远以质量战胜一切竞争者,松下的凝聚力高于一切。这两条将成为我们的法宝和座右铭,也是我要求全体员工切记的。

(三)总括式

以精炼概括的语言,抓住要点,总括全篇的中心。这种结尾,主题鲜明突出,给人印象深刻。

尽管如此,在演讲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利情况,如听众情绪欠佳、看书看报、昏昏欲睡、交头接耳等。对此,演讲者应迅速分析个中原因,从容考虑应对措施。如果是演讲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则应压缩内容,穿插一些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材料;如果是演讲时间太长,则应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提议中途休息;如果是演讲现场气温太高、通风设备不佳,则可暂停演讲、打开窗户,令听众稍事休息。总之,演讲者控场的最高境界在于营造一个让听众和自己完全融为一体的氛围,并确保这个氛围始终如一。

掌握技巧不怯场

演讲者的心理素质影响着演讲的全过程,不怯场是对演讲者的基本心理要求。恐惧心慌是初登讲台者的普遍心理,即使世界一流的演说家也未能幸免。它往往表现出如下生理反应:心率加快、声音发颤、四肢僵硬、肌肉抽搐、头痛晕眩,等等。如何避免怯场呢?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正确认识紧张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紧张水平与活动效率呈“U”字曲线关系,这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紧张都不利于活动,只有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才会有好的效果。我们经常采取考试、评比、检查、竞赛等手段促进活动,其目的也在于促使人们产生紧张感,产生“活化效应”。适度的紧张能激励人们认真、审慎地对待活动,而不至于盲目自信、草率行事。

二、大胆进行实践

在演讲实践中,真正有效的自我形象维护法,就是敢于向自己的怯场心理频频发起进攻。具体的做法是,不轻易放过可以锻炼自己的一切机会。熟悉了各种场合下的情景,取得实际经验,也就会消除不该有的恐慌。

被誉为“20世纪的演说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原来讲话结巴、吐字不清晰,个头又矮,才一米六五,声音也很难听,最尴尬的是在议会下院的最初一次演讲中,他只讲了一半就跑了。他之所以最终拥有举世称赞的雄辩口才,也是刻苦、勤奋、坚持训练的结果。

三、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即尽量避免种种令人沮丧的因素,一上台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动机和效果上,至于过后怎样评价,在演讲过程中是可以不加考虑的。正如华盛顿所说:“我只知道眼前的听众,而我说的词,正是为眼前的听众说的。”与此同时,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此外,在演讲过程中,多用虚视法,尽量回避听众的各种表情和举动,只在听众中造成一种交流感。演讲伊始多讲些具体的、生动的、有趣的事,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这种兴趣反馈过来,也可以使演讲者立即轻松起来。

四、事先充分准备

在时间许可情况下,演讲者要尽可能写出讲稿、提纲或打好腹稿,设法进行试讲,不断完善演讲内容和演讲技巧,了解可能影响演讲的某些外部情况,如环境地点、听众水平等,并考虑相应的对策。

五、重视临场熟悉

要避免临场紧张,就要提前到场熟悉演讲的环境,如走上讲台环视大厅,打量一下讲台的摆设,试一试扩音器的效果等。也可以走到听众中间进行交谈,这样既可以了解听众的需要、特点等,也有助于消除“陌生体验”带来的紧张。

台下功夫要做足

一、即兴演讲的准备技巧

(一)积累知识

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都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处处留心,注意收集、积累各方面知识,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既要熟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又要熟知当今国内外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还要了解日常生活知识,牢记那些充满人生哲理的名人语录、经典诗词、格言警句等,以备即兴演讲时信手拈来、恰当使用。

(二)临场观察

演讲者在开讲前首先要熟悉演讲环境,让自己心中有数,还可以预防因为不熟悉场地而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临场观察的内容除了场地环境外,还要注意观察到场听众的情况以及其他演讲者等,可以为自己的即兴内容增加素材。

(三)心理准备

演讲者的心理状态对即兴演讲也至关重要,既然是即兴演讲就意味着事先无准备,那么保证稳定的情绪和充足的信心才能有助于演讲者的临场发挥。

二、即兴演讲的表达技巧

(一)选准话题,找准切入点

既快又准地选择话题,对即兴演讲极为重要。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入手,切入正题,可以事半功倍。那么怎样选择话题呢?

1、从现场找话题

即以会场的环境、氛围为话题,阐明其象征意义,表现演讲主题。

闻一多的即兴演讲

闻一多先生在一次纪念“五四”运动学生夜间集会上发表了即兴讲话,他借助了当时的场景,说:“我们的会开得很成功!朋友们,你们看(他指着刚从云缝里钻出来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黑暗过去了,光明在望了。但是,乌云还等在旁边,随时还会把月亮盖住……”闻先生借景发挥,深刻而形象地表达了革命者对前途的坚定信念和对形势的清醒认识。

2、从对象找话题

即以活动或会议的主角为话题,表达演讲者的态度,引出演讲主旨。

3、从“会旨”找话题

各种聚会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在即兴讲话时,可以根据会议的主旨、内容、目的来选择话题。

4、从前者讲的内容中找话题

即从前面演讲者的演讲里捕捉话题,加以引申、发挥,讲出新意来,从而给人以启迪。这种方式适合会议或者活动的主持人使用。

(二)紧扣中心,要言不烦

即兴演讲要围绕中心,精心组织材料。材料来源一靠平时的知识积累,二靠抓取眼前的人和事,其中又以后者为主。多联系现场的人和事,就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否则,就会失去即兴演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雨果的演讲

1848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参加了巴黎市栽种“自由之树”的仪式并应邀发表了演讲:“这棵树作为自由的象征是多么恰如其分和美好呀!正像树木扎根于大地之中,自由之树是扎在人民心中的。像树木一样的自由长青不枯,让人民世世代代享受它的荫蔽……”

雨果的演讲紧紧扣住“自由、和平”的主题,将“自由之树”的形象比喻和笃信的政治信念、富有激情的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渴望自由、和平的公众中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波澜。

(三)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这样一篇著名的即兴演讲。1946年7月11日,他的战友、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在李先生的追悼会上,他发表了一篇感情炽烈、气势夺人的演讲。在一千多字的演讲词中,闻一多先生竟使用了几十个感叹句、十几个口号、十多处反问对比手法,使演讲如同火山喷薄、烈焰迸发,使得无数听众沸腾,烧得反动派体无完肤。它的语言短促有力、明白晓畅,充分体现了即兴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交际语言训练

提问技巧

提问往往是交谈的起点,是把话题引向深入的方式之一。因此,会不会问、该怎么问、问什么,都直接影响着交谈的效果。提问者必须掌握察言观色的技巧,学会根据具体的环境特点和谈话者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的提问。提问的作用在于:有利于满足回答者的需求;有利于保持沟通过程中双方的良好关系;有利于掌控沟通的进程;有利于保持友好的关系。

提问的技巧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一、直接提问法

提问者从正面直接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直截了当地讲明询问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在运用正面提问法时要注意情感的铺垫,以使对方心理上舒缓一些,也能配合一些。同时防止提过于直白的问题,以免显得过分生硬,容易造成询问对象的心理排斥,不仅难以获得期望获得的信息,还会给人一种尖锐刻薄的印象。

二、限定提问法

一般在沟通过程中,提问者向回答者提问时,应尽量设法不让对方说出“不”字来。提问者在问题中给出两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此时可采用限定提问法,即两个或多个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如与别人订约会,有经验的提问者从来不会问对方:“我可以在今天下午来见您吗?”因为这种问题只能在“是”或“不”中选择答案;如果将提问方式改为限定型,即改问:“您看我是今天下午2点钟来见您还是3点钟来?”“3点钟来比较好。”当他说这句话时,提问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三、诱导提问法

诱导提问法就是提问者通过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或激活对方的思路,诱发对方的情感,使对方明确双方沟通的范围和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把对方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这比较适合提问对象不愿意说、不大会说、不想主动说等情形。在某种情况下,诱导提问法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来使对方落入提问者的“圈套”,从而使其承认或否认某种言行。

四、假设提问法

假设提问是指提问者通过假设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这种提问方法一般使用“如果”作为提问的开头语,不仅能探询被采访者的想法、观念和主张,还能一窥对方的内心世界。

假设提问的方法通常是用来启发交流对象的思维,引导对方谈论他对某个问题或事情的真实想法,或用来调整对方的情绪,并鼓励对方谈论他本来不太想说、没准备要说的心里话。提问者可以按照规律推理、预测某件事的走向,以促进对方进行联想;或在对事件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后,提出一些假设,目的是与对方进行讨论,以促进自己产生新的思路和视角。

五、激发提问法

激发提问法是指用比较犀利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使对方的心态从“让我说”转变为“我想说”,甚至非说不可的方法。这种方法与激将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提问时,提问者应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合适,刺激强度是否恰当,以及谈话的气氛是否合宜。有时尖锐、狡猾、奇怪的问题是一步险棋,成则大成,败则大败。

六、转借提问法

转借提问法就是提问者假借别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借助第三方提出一些不宜面对面提出或不太好直说的问题,也可以说明所提问题的客观性,增加提问的力度。例如:

一个青年教师向一位老教授这样提问:“刘教授,我听张主任说,您刚刚发表了一篇关于××问题的学术论文,是吗?这篇论文很有影响,方便借我拜读一下吗?”借他人来说事,问中有赞,会让对方感到欣慰。

提问的方法丰富多样,提问者可以根据沟通中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这些方法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替或交叉使用。掌握了每种方法的要领,就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运用自如,获取最佳的沟通效果。

从容应答

回答问题是交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回答建立在对提问者的观察、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回答问题可以解除提问者的疑问,使应答者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进一步显示出来,从而获得提问者的认同,减少沟通双方之间的误解。回答的技巧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一、针对性回答

有时问题的字面意思和问话人的本意不是一回事,我们回答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表面意思是什么,更要认清提问人的动机、态度、前提是什么,使回答具有针对性。

一次,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结识了一个肥头大耳的神父。神父仔细打量着瘦骨嶙峋的剧作家,揶揄地说道:“看着你的模样,真让人以为英国人都在挨饿。”萧伯纳马上接过话说道:“但是,看看你的模样,人们就很容易明白,这些苦难的存在正是因为你们这种人!”

二、艺术性回答

这里所说的艺术性包括避而不答的避答法、答非所问的错答法、截断对方问题的断答法和顾左右而言他的诡答法等。

(一)避而不答

这种方法被用来处理一些提问者提出的较轻率或鲁莽的问题。有时,有些问题不好回应,但对方已经当众提出这个问题,保持沉默显然不是良策,这时候就可以避开问题不正面回答。

王光英当初赴香港地区创办光大实业公司时,一下飞机,记者们便蜂拥而至。一位女记者挤到面前,问道:“先生,请问您这次到香港带了多少钱来?”王光英见对方是个女记者,微微一笑,这样应答道:“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既达到了不回答问题的目的,又很有幽默感。

(二)答非所问

这是一种机智敏锐的口语表达技巧,可用于严肃的交际场合,也可用于轻松的日常交际场合。它的主要特点是既不直接回答问题,也不拒绝或表示不满,而是岔开回答说话人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美丽的姑娘独自坐在酒吧间里,从她的装扮来看,一定出身豪门。一位青年男子走过来献殷勤,他低声问:“这儿有人坐吗?”姑娘却大声地说道:“到阿芙达旅馆去?”男子急忙辩解:“不是不是,你听错了。我问的是这里有其他人坐吗?”她尖声叫:“你说今夜就去?”表现得比刚才更激动,许多顾客气愤而又不屑地看着这位青年男子。这位青年男子被她弄得无地自容,尴尬地坐到另一张桌子去了。

上面的例子是典型的答非所问,它成功地回避和拒绝了对方的真实意图。使用错答的语言技巧,首先我们要使对方清楚,看起来答非所问的话语其实也是回答,潜在的意思是不欢迎对方的提问;其次,我们还可以使用提问中本来就模棱两可的话语,答案含糊其词、不置可否,使对方无法理解。

(三)当断则断

断答法就是直接截断提问者的问题,在他还没有开始提问或没有问完的情况下进行错答。断答法与错答法相同的是都针对问题答非所问,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错答法是在听完问题后回答错位的答案,断答法则是不听问题,就急于回答。我们为什么不先听完问题再回答呢?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如果对方说出完整的问题,可能会泄露一些不想公开的信息,很难处理;二是听完所有的问题然后再回答,会比较被动,不好应对。

提前考虑对方要问什么,在他的问话未说完时,就迅速按另外的思路回答,一方面可以转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提问者领悟,改换话题,以免因说破造成尴尬局面和其他不良后果。

(四)顾左右而言他

这是与诡辩连在一起的回答。诡,怪的意思;诡答,即一种很奇怪的回答。在特殊的情况下,不能、不宜或不必照直回答时,急中生智,用诡答技巧,做出反常的回答,既增添了谈话的情趣,又应付了难题。

巧言赞美

一般来说,赞美是一种能引起对方好感的交往方式。赞同我们的人与不赞同我们的人相比,我们更喜爱前者,这符合人际交往的酬赏理论。

一、热情真诚的赞美

每个人都珍视真心和诚意,它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尺度。能引起好感的赞美首先必须是发自内心、热情洋溢的,否则那就是恭维。

二、具体明确的赞美

空洞和虚伪的表扬常常让人感到不受用,因为它们没有明确的赞美理由。不仅赞美者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令人怀疑,甚至赞美者的动机、意图也会让人产生疑心,所以具体明确的赞美才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对他人总以“你工作得很好”“你是一个出色的领导”来赞美,只能引起人家的反感。

三、符合实际的赞美

当你在赞美别人时,应该尽力去顺应现实情况,尽管有时可以有点夸张,但要注意分寸,不应该太过火。如某个人对某领域或某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或者有了一点成果,你可以说“你在这方面可真有研究”,甚至可以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可如果你说“你真不愧是个著名的专家”“你真是这方面的泰斗”等过于夸张的话,对方如果是个正派人就会感到不舒服,旁观者也会觉得你是在阿谀奉承、另有企图。

四、让听者无意的赞美

赞美者不是有意说给被赞美者听的赞美叫无意的赞美,这种赞美会被人认为是发自内心,不带私人动机的。如《红楼梦》中一次贾宝玉针对史湘云劝他要做官为宦、仕途经济的话,赞美黛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凑巧这时黛玉正好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这些话,使她“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二人推心置腹,感情大增。

五、雪中送炭的赞美

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送上赞美,往往比那些平时说出的赞美更能受到重视。赞美要选好时机,在独特的情景下表达出来的赞美和赏识更让人怦然心动,也能换来对方的倾心相报。

总之,赞美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是一剂理想的黏合剂,它给人以舒适感,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朋友。但“赞美引起好感”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要受赞美动机、事实根据、交往环境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必须记住——“一味地赞美不足取”。

以上就是对口才训练技巧的讲述,希望能对您提升口才有所助益!

五、说话技巧口才训练?

这个问题我经历过,我给大家提点小建议,效果会非常好,装一面镜子,每天对着镜子读报纸练表情,练语速练绕口令,按照我的方法进步很快的,不信你去试试吧

六、幽默口才训练语句?

2006十大经典搞笑名句

1.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2.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3.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4.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5.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6.聪明的女人对付男人,而笨女人对付女人。

7.站的更高尿的更远。(有点不雅)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9.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夫(农妇)、山泉、有点田。

10.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

七、演讲口才实战训练?

可以看一些视频学习技巧或者在众人面前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八、销售的口才训练?

方法1:培养自信心

销售人员需要有过人的自信心,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地向他人推销业务,才能成功说服、感染你的客户,促成交易。

方法2:树立专业形象

一名成功的销售人员应有一个专业的形象,首先衣着要职业化,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再来就是在行为举止上也要显现出专业的态势,例如:在表情上,要时刻保持友好的微笑;在动作上,要规范有礼;在语气上,说话要真实诚恳,吐字要准确清晰。须知道,好的专业形象绝对是能为你的推销加分的。

方法3:克服紧张情绪

在销售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导致你陷入紧张,让你说起话磕磕碰碰,口齿不清。这时,你必须要寻求克服紧张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激励;做深呼吸,调节气息吞吐;事前做好销售准备等等。

方法4:练习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

你可以利用你的空余时间,练习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等。尽可能地说标准的普通话,少说方言及对方听不懂的语言,声音也要大小适中,声音洪亮;语速也要平缓有致。总之,你要尽可能令对方听清楚你的说话。

方法5:多与他人进行交流

销售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一味的推销,而是一场双方都参与的谈话。多与别人进行交流,能为你积累沟通经验,训练你的口才。

方法6:用词准确

销售用语要谨慎、准确性高与富有逻辑性,否则一切都是泛泛而谈,打动不了对方,对你的销售也毫无好处。所以,多看书学习,多进行销售口才训练很重要,有了学识底蕴,你的说话自然更具说服力。

方法7:熟悉你的销售业务

要在口头销售中做到完满不失,你得对你所要推销的东西有全面的了解与见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你的销售口才也会逐渐提高。

方法8:培养幽默感

在交谈中加入适当的幽默感能令你的说话更有趣生动,吸引对方,也能舒缓紧张严肃的气氛,令你的销售更顺利进行。

这些都是实用的销售人员必看销售口才训练方法,练好它们,相信你的销售口才能得到大大提升哦!

九、口吃如何训练口才?

1、要轻柔地说话

有些患者只重视慢,而忽视了轻柔。口吃患者讲起话来象和别人吵架,音调粗重。广播员讲话柔和、动听,因为他们说话从容、平静、温和、有节奏的缘故,讲话轻柔,心情就能放松。但轻柔并不是拿腔做调,要求均匀的呼吸和自然的发音配合协调一致。

2、说话要均衡

口吃患者说话,常由于发音意欲过急,急于表达,出现几个音一起向外冲的现象,这样就会发声语阻。好比是一个小门,如排队(买车票等)一次只能出气一个人,而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挤,可想而知,一定会卡住。象走路,前面的人还没有走,后面的人就抬脚踩住前面人的脚后跟,怎么不跌跤呢?记住:你再饿,吃饭时也要一口一口地吃,你话再多也要一句一句,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地发出来,最终是要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发出来。

十、儿童口才怎么训练?

1、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要给孩子提供多种不同的语言环境,通过读书、观看电视、听家庭故事或进行独白等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口才。2、精心准备的场景:为了锻炼孩子的舌功力,要精心准备场景,让他们说自己的感受,如:去公园或商场采访游客,公共场合向陌生人介绍……3、注重听力训练:除了口语外,要重视孩子的听力训练,用简单的句子组成句子,回答问题,听、说结合,使口头表达更加地流利。4、多鼓励多表扬:要让孩子有自信心,多表示 鼓励与支持。一旦孩子在口语训练中有所表现,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