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迷英语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人商务英语 > 正文

成人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口译教程答案)

zxc2023-04-02成人商务英语1

一、商务英语口译是什么?

就相当于商务英语方面口语呀,用嘴说出来的

二、全国商务英语口译大赛如何报名?

全国商务英语口译大赛报名可在网上报名,也可在現坊直接报名。

三、商务英语专业考研口译,需要考什么科目?

政治,翻译英语,翻译基础和汉语写作与百科

四、口译漫谈:怎样做好口译工作?

  口译和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但两者各有特点。其理论、技巧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口译的最大特点是当场见效。它对措辞很少有时间进行推敲,甚至根本不容推敲。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下又是不可能借助任何工具书的。译员要善于在短促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住两种语言的反复转换。   

一、 事前要有准备   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当然,时间可长可短,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首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比如,我第一次承担口译,接的是玻璃液机械搅拌器引进项目的出国考察。出国之前,我找了两份相关的外国专利文献,认真地看了其中的几段,并试着用法语复述其主要内容。这样,对搅拌器以及相关的玻璃熔窑方面的知识和词汇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我们承担的口译,有时候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所要讲的课题,最好连听众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也看作以后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首先,你可以通过这种初次见面了解并逐渐适应外宾的语音、语调。搞翻译的人都知道,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也是五花八门的。这就需要口译人员不仅能够听懂标准的外语,而且要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怪腔怪调、不规范的外语。再则,通过初步的接触,也能对谈判或讲课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在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案头准备的情况下,这种了解尤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初步接触可以消除你临场的紧张感,为下一步正式场合的翻译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还有一种准备方式,效果是很好的。这就是和讲话人共同准备,商定讲话纲要。这实际上等于先打了一个草稿。有这样一些场合可以这样做:谈判时中方要提的问题;宴会或其它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预先准备讲话内容的,如祝酒辞等   口译任务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讲话人事先准备了讲稿,照稿宣读,而译员对这份讲稿事前又毫无准备这实际上是在用口译的方式做笔译的工作。真遇到这种情况,译员当然也不能回避,只能靠其平时的功力,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应付。   

二、 翻译时兼做编辑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译员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的话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的话,哪些是没用的、重复罗嗦的废话,从而对其进行编辑处理。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的忠实原则呢?否。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的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但是具体表达和选词造句却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就是说,口语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其中必然有一些重复、罗嗦的废话。甚至有的讲话人本来就不善言辞,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话。这种情况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时,译员就要善于综合,要在不遗漏讲话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敢于删掉那些废话,使译出的话条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讲话人的精神实质。否则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照译,反而会给人零乱、不忠的感觉。   

三、 翻译时要记要点   记要点,是记讲话人的内容而不是原讲话的句式和单词。由于口语工作的特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能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特别容易使得译出的语言或者是汉语式的外语,或者是洋味的汉语,使听者听了别扭,影响交流。有的翻译同志喜欢在翻译时用笔来记,我在刚开始搞口译时也试着这样做过,以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多次实践后,我放弃了这种作法。我认为这样不但没有用,反而会妨碍记忆和表达的速度。因为这样中间多了一道手续,等于又把注意力分散了一部分。当然,当一连串出现好几个数字时,借助笔记一下还是有益的。由于中外文数字段位表达方式的不同,每当遇到较大的数字,转换没有把握时,为了保证数字的准确,有时不得不请外宾将数字写出来。显然,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不可取的。   

四、 翻译时要树立信心   还有,有时在翻译时漏译了几句,在译下面一段时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又想起来了,这时可以直接补进去,而不必专门向听众说明'这两句前面漏译了,现在补上。'这种情况,很多译员可能都遇到过。特别是在外宾讲得兴奋起来,一口气讲很长时,或者是由于翻译时间长了,脑力疲劳时容易发生。这里,我说不必向听众说明,是因为你多说了那几句反而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听众的情绪,当然也就影响了翻译的整体效果。   五、 译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在口译工作中,或者与外宾交谈中,涉及的面是非常之广的,有时是我们事先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翻译以外知识的学习。中国人对于写诗有句话,叫?江依安玻璃厂引进设备现场安装调试的翻译中有过这样一次经历:设备安装调试成功。在临别的宴会上,西班牙工人托马斯先生即兴朗诵了他的一首诗,表达他对中国工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他是用西班牙语朗诵的。我不懂西语,由另一位西班牙人瓦烈斯先生口译成法语,我再转译成汉语。他的诗写得很有感情。我译出后,在场的许多人都感动得流泪了。依安厂厂长要我一定把这首诗写下来,他要用它来鼓舞厂里的工人。若不是我搞过一些业余诗歌翻译,遇到这种情况是很难应付的。   六、 译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们遇到的外国人有时会提出一些政治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这是译员不能回避的。比如,那年我在湖南接待了一个自称是共产党员的西班牙人。交谈中那人痛恨资本家和资本主义,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好。但是,他却是一个激进的民族独立主义分子。他生活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却不承认自己是西班牙人。住宿登记表中的国籍一栏,他填的是加泰罗尼亚。这,我们可以不管。但是,他对中国的西藏问题也那么看,认为西藏人民要求独立,就应该让他们独立。他赞成达赖的那些主张,对此,作为有爱国之心的中国译员就不能不作出应有的反应,予以坚决的驳斥。

五、口译技巧?

sans-serif"="">口译是英语翻译的一个重要技能,口译的技巧有句式调整,断句和巧用连词,调整顺序,转换词性等,比如通过转换词性,可以把名词转为动词,或者把被动句调整为主动语态。

",sans-serif"="">  1、句式调整

",sans-serif"="">  同传在词语的翻译上可以做到地道和相对准确,但句子结构不可能像交传那样按照中文的句式习惯组织安排,对于英汉传译,往往需要采用英语句式的顺序:

",sans-serif"="">  【例】Frankly, ideas and goods will travel around the globe with or without our help.

",sans-serif"="">  【译】坦率地讲,思想和商品都将会在全球流通,不管有没有我们的帮助。

六、口译词汇?

《英语口译词汇》荟萃中高级口译词汇短语,共分16章,包括经济与贸易、社会与治安、法律与道德、科学与技术、教育与人才、文化与娱乐、卫生与健康、艺术与人生、体育与运动、思想与政治、环境与旅游、新闻与出版、外交与军事、接待与礼仪、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建筑、成语与引言等等,既有考点举要,又有相关词语;既有词汇,又有短语;既有词汇巧记速记,又有实践训练;英汉、汉英相间出现,使读者赏心悦目。

七、口译怎么学?怎样才能学好口译?

这是我的复习方法,供参考:

那五本教材:口译,口语先扔开。考口试时看。重点做听力和阅读(原则上阅读其实可以做模拟卷时练,但考虑到现在的模拟卷大多是光盘形式的,也不是很方便,所以重点还是要靠这两本教材。)

听力书很重要,因为听力是难点,有第一部分挖二十个空的,多练就会快,一定要练到一定量。听力里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听译了,这部分只能尽量拿分,但分值不高,所以不用太担心,不过也要多练,会有进步的。

至于翻译教材,就是配着做题的同步看的,算是积累巩固,扩大词汇量。因为考试里也有翻译部分,所以也当复习了。那个新东方的参考书,就是口译备考精要也可以搭配着看,上面归纳的比较好。

下面说模拟卷:因为是要打印的,所以我建议你把教材做到一定阶段时再系统的做模拟卷。模拟卷是一定要做足的!

还有一个月(宽松的算),算四周,你每周制定5天的计划,不多吧?周末休息。这样也复习到20天了,开学后你就不会太慌了。刚开学肯定有假期综合症的,所以别指望那时候效率太高。我建议这一个月可以这样复习(举个例子,复习什么当然由你定。周一早上:SPOTDICTATION,两篇阅读,看一课翻译;下午:效率比较低,可以整理早上做的和看的东西,再适当做点题目,例如一篇翻译。然后下午整理的东西可以明天早上背,这样效率比较高。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这是我复习时的方法,你可以考虑一下,量不大吧,但一天就把三大项全复习到了)

至于培训班:我上过新东方的,还不错,对复习的帮助不大,但是至少可以让你学英语的兴趣被激发,而且老师都很有人格魅力的,我觉得笔试主要还是靠做题。

难度和六级差不多,建议教材需要买真题,翻译,听力,口译这几本,其他的可有可无。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方法,希望你适用,祝你顺利通过!

八、口译证书好处?

到今年为止,我混迹翻译行业5年,其中有将近半年多是在企业,有4年在自由市场。在口译行业里沉浸的人,往往都喜欢调侃这个调侃那个,包括我自己,也染上了这个臭毛病。(此处羞愧30秒。。。)

我们非常喜欢调侃口译证书,经常说道:“证书一点用都没有!”

作为具有几年经验的职业口译员,我们每一次去竞标会议口译工作的时候,我 们都会发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简历给客户,而客户也会根据他们主办的会议的行业主题,选择具有较多与该行业相关的经验的译员。比如说,如果会议的主题是关于能源类,译员A有10场能源类的口译经验,而译员B有20场,毫无疑问,客户会选择启用译员B。

由于长期面对这种招聘的模式,我们往往会片面地认为对于口译员重要的只是经验,一个人想要拿下会议,重要的是经验,口译证书一文不值。逐渐地,我们慢慢开始淡忘了我们入行之初的那种情景,我们也忘记了入行之初口译证书对我们起到的作用,我们总是那么“站着说话不腰疼”,摆出了胜利者的姿态,藐视一切证书。

的确啊,对于成熟译员来说,口译证书并不太重要。

但我想说,对于新人来说,证书很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关于证书很重要的第一个原因,咱们不妨看看如何口译行业的新人之间的竞争形势。

口译行业是一个凭借语言技术立足的商务服务行业,其有两个特征,一是“语言技术”,二是“商务服务”,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新人入行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自身实力 2.学历背景 3.会议经验 4.人脉关系 5.证书加持

纵观现在的翻译市场,每一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人进入市场,这些新人都怀着心中对于翻译行业的热爱,都渴望着能从事这一行业。

在这么些新人当中,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本科生,另一类是高校翻译专业硕士生。

而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这么些新人当中,少数是翻译硕士,大多数的还是本科毕业生。

我相信在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小伙伴,其实并不是翻译硕士,诸位大多数人正是我所说的那大多数人,也就是本科生。

那么如果您是作为本科生,不论您离毕业还有很长时间、还是说是临近毕业、又或者是已经毕业了,您日后迟早是要和其他从业人员在行业内一同竞争的,并且会直接受到来自翻译硕士生们的竞争。所以您不妨按照我之前所讲的入行5个入行条件,过一遍,好好分析一下自身的情况,尤其是作为大多数人的本科生,需要对比一下翻译硕士们,看看自己所处的境地如何。不急,咱们慢慢来。

另外,我当年从业之初,也是本科毕业生,我非常地感同身受,我给您分析一下。

1.论实力。由于接受的训练强度不同,对比起翻译硕士,本科生一定程度上是吃亏的。多数的本科生是具有从事陪同翻译的能力的,好的话是具有简单的交传能力;而翻译硕士们由于训练的强度比较大,以及接受课程较为系统,除了能做陪同和简单的交传,同时也具备做简单的同传的能力。但是作为本科生,如果您足够刻苦,不断提升自己的训练强度,跟优秀的同行前辈学习,多问多学,是可以接近或者赶上翻译硕士毕业生的。

2.论学历背景。这里不用说了,本科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是吃亏的。

3.论会议经验。在积累会议经验方面,部分翻译硕士生在校期间可以凭借自己学校优秀的平台,能够积累一些会议打打基础,而且因为学校的平台比较优秀,能为翻译硕士生们争取到比较优质甚至是比较高端的口译实习机会,这样的话把这些经历写在简历上也会使得简历显得更加好看;而本科生在积累会议经验方面其实不一定吃大亏,本科生可以在大二下学期开始甚至是大二上学期开始,抽点时间出去做做陪同口译,也是可以积累原始经验的,但往往积累的经验多数是展会的陪同,说不上太过高端,但总比没有好。总体来说,本科生在简历经验是否高大上方面有那么一点点吃亏,但只要本科生足够努力的话,在会议经验的数量上是不会吃亏的,所以其实和翻译硕士生的差别不会太大。

4.论人脉关系。作为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人脉关系上都差不多,认识的人真的非常少,并不能直接帮助您拿下会议,本科生和翻译硕士都半斤八两。

5.口译证书。只要有实力,谁都可以考取证书,不论是翻译硕士生,还是本科毕业生,只要您有决心和实力,都可以考过。在这方面,口译证书一视同仁。

那么好了,我们可以按照比分的方式,再综合分析一下:

各位作为本科生,人脉关系上和硕士没有任何差别。(本科生和硕士生比分是0比0)

学历上逊于硕士生 (比分是 0比2)

实力上普遍逊于硕士生,但可以凭借着努力实现追赶甚至是反超 (比分是1比1,或1比2)

会议经验的质量上也稍微逊于硕士生一点点而已,但在数量上却不一定逊色 (比分大概是1比1)

您可以思考一下,作为本科生,在以上几个维度,您多数情况下都逊于硕士生,总体比分是落后的,但请注意,这并不是惨败!请不要灰心!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还有口译证书这一项的比分没有被提到。口译证书并不对翻译硕士有明显的青睐,事实上,只要您有恒心训练足够,绝对可以考取证书,扳回一局!

如此看来,大多数新人(我指的是本科生新人)没有太多的实力、会议、人脉,没有太高的学历,要想入行,要想与其他新人(尤其是强劲的翻译硕士)在竞争中不落下风或不陷于惨败的境地,证书是非常重要的本钱,甚至是唯一的本钱!

(请注意:以上的分析是适用于大多数人,并不适用于极少数的凤毛麟角者,比如具有逆天实力、顶尖学历背景或者是自带强大的会议人脉资源的新人。)

二、关于证书很重要的第二个原因,咱们不妨看看行业的发展趋势。

大体上,中国的民间会务会展行业是在08年北京奥运会后才真正意义上地迅速蓬勃发展的,特别是在我从业的广东地区,在10年广州亚运会以后,会议量急速上升,特别是那些国际会议也在不断增加,而国际会议的增加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口译员。到了11年,这种供小于求的现象更加的明显,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翻译员,同时会议量也在增加。所以那个时候,如果您口语比较优秀,具有基本的翻译能力,尽管没有很显赫的学历背景或者是没有翻译证书的加持,您也可以比较顺利地拿下口译机会,因为那时候确实是比较缺译员。所以说,在广东地区(其他地区我不太清楚),11年、12年前后可谓是口译员入行的黄金时期。

而现在口译从业人员比以前增加了一些,每年有新人进入翻译行业。其实不论是哪个行业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当一个行业里的从业人员变多了,行业内就会有一套机制来提高准入门槛,这套机制要么基于学历、要么就是基于证书。如果您是作为新人,考个翻译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入行敲门砖。而如果您没有硕士学历,在缺少会议经验、人脉、显赫的学历背景的情况下,考取口译证书是一个很好的做法。相比起读研来说(国内读研究生需要花2到3年),口译证书的确是一个能够在较短期获得的学术和能力的凭证(一般如果基础良好的话,备考需要一年内)。

我是在14年入行,可以这么说,我以非常“完美的身姿“错过了入行的最佳时期,当时已经不像11年那样,那么地缺少口译员了。而且我是在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口译,这对于打算在本科毕业以后直接从事口译的新人来说,时间也是挺紧迫的了。但幸运的是,我花了8到9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并考过了CATTI二级口译,并在期间也积累了一些口译经验。这些条件(包括证书和少量的经验)也使得我能够在毕业时进入了外企负责项目的口译岗位。

三、证书很重要的第三个原因:备考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

对于新人(多数为本科生)而言,口译考证提供一种学习方向,让其自律。新人在学习口译的时候难免会有偷懒和懈怠的时候,尤其是怀着“提高口译能力”的这种如此空洞虚无的目标,是很难坚持的。相反,如果您把目标设定为“考取三级口译”这种非常具体的目标,您所有日常学习的举动就会变得具体且可操作,您也会变得更加自律。

而更为关键的就是,口译备考的材料,是很好的打基础的材料,能够提高用词水平。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您想表达“蔬菜对健康有好处”,学习了口译以后,您就学会了换种表达。

除了用“vegetables are good for health”以外,还能用“vegetables are beneficial to health”,或者是“vegetables contribute to health”或者其他更多的表达。久而久之,您势必提高语言能力以及翻译能力。

其实在这个行业里,并没有那么多人是那些毕业于翻译名校的“天选之子”,更多的是那些运气没那么好且不甘落后的“losers”,这些“losers”(我曾经也是这些”losers”中的一员)如果需要反败为胜,就需要把短期内没办法改变的先放一边,然后埋头苦干把短期内能够改变的都解决好,一步又一步地升级打怪,这样才能完成逆袭。

请您相信,口译证书真的重要。

九、口译本尺寸?

中口的证书比结婚证要大,合起来的时候大概跟六级证书差不多大,估计规格在10cm*20cm左右

十、口译怎样学习?

1.你听了,写出来,再去翻译。那是看着听写结果翻译的,跟笔译练习没什么区别了。不可取的方法。中口文章短,尽量用脑子记。笔记符号什么的,后期再说。实际工作中,也是脑子记,希望你一入门时候,就强迫自己。

2.译文是没必要对照的。你主要看,你的译文跟原文相比,是否丢了内容,是否拗口(不是正常语言结构的表达)。译文用词,不太重要。书里的译文,很笔译化,你实际口译工作或者考试中,没那时间措辞。

3.口译中的听写,有时候也可以略掉。以你听出每个词为标准,不一定写出来。时间长了,才有意义,最主要,不能自欺欺人。这样也可以叫精听,当然,不能拿中口这么听。。。中口还是适合当练习教材用。

4.文章不用通背。你背不完。意义也不大,体会里面段落,句子的部分翻译精髓,是主要的。

5.没有悟。所以印象不深。大量练习之后,也是为了自己能把这一堆知识,融会贯通。不是为了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