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参加了企业培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版权声明】此问答为首席体验观原创,不允许侵权洗稿,同时已授权维权骑士等相关机构进行维权。
谢谢邀请。这是一直困扰企业家和培训界的问题,而看似很明显的答案里,其实,有很多我们没有注意的关键节点,所以并不能用一句“企业管理培训是理论知识不能结合现实”这种答案来解释。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企业家如果带着固有思维定式去参加培训,无论学到什么管理理论,回去实际操作中都会念歪经,达不到理想效果是很正常的。
古代的管理和现代的管理理论的管理,在中文和英文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极为丰富,百家争鸣,以儒家、法家、道家为代表。而最终占据社会主流的儒家和法家的管理思想,都是以“管”为主,以“理”为辅。
而西方的管理或者说现代的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企业家参加了培训后,回去是按中国式的管理来“管”,还是按照现代管理理念来“管”+“理”?
古代管理是建立在封建时代的一种君臣式的关系基础上,而现代管理,则是建立在在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忆,冲突研究和行为研究的融合促成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雏形,但现在管理无疑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
如果中国的企业家经过企业管理培训后,带着固有的古典管理思想,与员工仍是君臣关系,却用现代管理理念去管理企业,那无疑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
管理与管理学是“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把管理上升为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同许多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了种种管理学分支。目前,管理科学已扩展至多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独立学科体系,管理科学已经成为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
而目前很多企业家参与的培训,因为时间有限,还只是在学习“管理”,而非系统地学习管理科学,那么,就很可能在回去的实践操作中,只以学到的皮毛而去实践,最终造成实际效果不理想。
矛盾管理学——中国在管理学方面的贡献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有望成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体系的“矛盾管理学”。《矛盾管理学》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占祥教授提出,对比管理学主流学派——法约尔的职能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方法和基本观点来看,矛盾管理理论是有特色概念、有独有方法和有体系的管理理论,它一改过去企业管理以追求利润和效率为终极目标的宗旨,提出现代企业要为可持续成长而管理,为企业整体效能最优化而管理,为企业长寿而管理。
所以,如果企业家经过管理科学的培训,最终能应用矛盾管理学理论,以追求企业长寿而去管理,就不会出现“参加了无数培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困扰了。